发布时间:2019-03-13 浏览次数:288

教育关乎公益民生,近几年人们更加关注“教育公平”、“素质教育”、“高考、考研人数屡创新高”等热门话题。新时代下,教育行业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我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这就意味着各阶段、各类型的教育需求都有着规模庞大的市场,2017年国家公共教育支出总额就已超3.4万亿,而教育市场整体规模估计超过5万亿。预计2019年教育市场的整体规模还将进一步增长,而随着教育改革政策对市场的导向性作用、整改政策对市场的优化作用的不断显现,教育行业将在短期波动中砥砺前行,朝着人民满意的方向发展。

四大宏观因素刺激教育市场快速扩张

第一,消费升级带动服务类消费快速增长,人们逐渐注重精神层面的消费体验,追求便捷、高品质和个性化的教育产品与服务,教育行业整体受益明显。

第二,经济下行期国民更加重视“修炼内功”。除学历教育以外,技能培训、求职应试的教育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大。

第三,生育政策松动,全面放开“二胎”,早教幼教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机遇。

第四,教育供给侧改革,侧重保障师资供给和产业结构调整。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欠缺的社会供给之间的矛盾,为教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保证供给增量的同时规范供给存量,实现教育产业结构调整。

三大发展趋势

一、《民促法实施条例》将优化教育供给,民办职业教育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教育作为准公共服务,有其特殊性,它关乎民生,具有公益、公平的基本属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我国以公办教育为主体,民办教育作为有效补充的行业现状。国家财政保障教育经费支出有利于更快的实现公平、普惠教育,提升国民综合素质。公办教育具有政府公信力,尤其在K12教育阶段具有天然优势,而民办教育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为教育体系注入活力。民办教育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营利性质与非营利性质,非营利性质民办学校不能对办学收益进行分配,但是享受营利民办学校所没有的政策倾斜与税收优惠。近几年,民办教育渗透率正在逐步提升。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抑制资本过度逐利,政策导向在关键领域开始分化,对营利性质民办教育分层管理并且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2018年8月发布的《民促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资本化路径、收购兼并做了规定,要求各方加强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监管,“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加盟连锁、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公办学校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不得以品牌输出方式获得收益”等;同时规定“公办学校不得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除此之外,送审稿还对在线民办教育做出要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线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取得同级同类学历教育的办学许可和互联网经营许可”,这是第一次对互联网教育进行政策层面的规范。

预计2019年第二季度《民促法实施条例》会正式落地。届时,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只能选择非营利性,其发展不容乐观;而民办高等教育受影响相对较少,政策鼓励的高中及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将出现多元化供给。

二、在线教育市场将不断壮大,内容驱动型将成为主流。

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租金成本上升、线下渠道竞争激烈、开办实体培训机构标准提高等因素影响,线下教育发展来到瓶颈期。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教育行业也开始数字化改造再造过程。2018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超过3800亿元,8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1%。在一些细分领域,例如儿童英语培训、K12学科辅导、成人职业培训等细分市场的规模和渗透率也逐步提升。

在线教育兼具教育属性和互联网特征,所以我们能看到部分在线教育企业会更加关注流量指标、转化率指标、留存率指标等。而随着在线教育市场快速扩张,在线教育行业会逐渐回归教育属性。工具类在线教育企业的可替代成本较低、竞争对手众多,导致赛道拥挤、流量竞争激烈;平台类在线教育企业由于缺乏变现渠道,其商业模式将会受到考验;内容类在线教育企业则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内容输出是在线教育的核心壁垒,众多在线教育龙头企业多为内容型。

预计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同时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规范在线教育市场相关政策或将出台,行业的优胜劣汰将出清大部分竞争力不足的企业,内容驱动型的在线教育企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三、教育信息化市场容量稳定增长,“数据驱动+体验”将是新方向。

教育信息化的市场规模也在逐年递增,2011 年 6 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我国2016年教育信息化经费已超过2500亿,根据蓝鲸教育数据,目前一些一线城市的每间小学教室的信息化装备投入经费已达50万元,初中是70万元,高中是90万元。预计到2020年政府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教育信息化的预算将达到3500亿以上。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离不开教育科技公司的参与,他们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搭建技术平台并开发信息化产品。这其中,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企业更多的关注学校的教育信息系统改造。目前,教育信息化正从“基础设备配套+应用”向“数据驱动+体验”过渡,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数据、图像识别、VR和AI等新兴技术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应用,丰富了教学场景、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帮助学校和教培机构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

过去,教育信息化企业的壁垒主要集中在渠道拓展、地域覆盖能力和教育资源整合能力。2019年相关企业将会投入更多资金在“数据驱动的产品研发、应用场景的体验优化”上,以此构建新的行业进入壁垒。


来源:公号“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ID:zgc-mtb)”